入境歐洲有什么注意事項嘛?
補充:
入境歐洲有什么注意事項嘛?


2012-09-28cobain
A準備出發
證件:團體出境,旅客須帶本人身份證,暫住證,以備檢查。
著裝:歐洲的天氣,晝夜溫差太大,自各御寒衣物。留意歐洲各城市天氣預報。
應帶物品:自備毛巾、牙具、拖鞋,出于環保的原因,西方酒店很少配備此類物品。
自備藥物:自備常用藥物,如:感冒、防暑、消炎、腸胃、外傷藥等,歐洲的藥房買藥必須憑醫生處方
時差:由于時差的原因,注意校對手表。
出境:避免返回時上稅,長焦距相機、攝影機出中國海關時請申報。
物品限制:
1. 肉類、種子、生果及有根植物歐洲一般嚴禁入境,香煙以200支,洋酒以一瓶為限。
2. 機場安檢,禁止隨身攜帶各類刀具(指甲刀可放入托運行李中),電器用品插頭以圓形為益。
B機場出入境程序
1. 到達機場后,一般出境程序:
報到(Check in)—出境檢查(Immigration)—海關(Customs)—隨身行李檢查(Security Check)—等候登機—登機
2. 步出機艙后,一般入境程序:
出境檢查(Immigration)—行李領取(Baggage Claim)—海關(Customs)—入境
C入住酒店
1.注意長途電話、洗理、飲品及行李搬運費自理。
2.電視上凡有“PAY”或“P”的為付費頻道。
3.沐浴時,水排到浴缸外的地毯上,可能要賠償五千美元。
4.自來水為直飲水,但無熱開水供應,如需要請自備熱水器。
5.大部分歐洲國家所用交流電壓為220伏特,多用兩腳圓型插頭,英國則使用兩腳肩腳插頭。
6.歐洲酒店都有付小費的習慣。
7.有的歐洲酒店采用電腦自動付費系統,如果不飲用酒店里的飲料、灑類,最好不要動。
D行走歐洲
1.現金,證件或貴重物品須隨身攜帶,不要放在行李箱或酒店內,必要時呆放在酒店保險箱里。
2.酒店和司機對旅客的貴重物品的安全不負責任,現金不投保。
3.歐洲小偷很多,特別是意大利和法國巴黎。即使是博物館、酒店。勿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財物。
4.公共場合舉止文明,不可隨地吐痰,丟雜物和煙頭。不可高聲說話和喧嘩。
5.行裝都以簡便為要,考慮到在外可能購物增加行李重量因素,請在收拾行李時按個人情況和實際需要作出取舍。
歐洲文化習俗
由于歐洲文化的差距,一般的社會活動與交往方式也不大不相同。為使您的旅行順利愉快,預先知道彼此之間的差別,提供下列注意事項以作參考:
男士須知:
1.車上,幫助女士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
2.入餐或娛樂時,主動幫助婦女脫、穿大衣。小費由男士付。
3.進入高檔次的餐廳,隨領座員引導入座,坐姿端正挺拔,舉止文雅,不要喧嘩。
4.就餐時,如果對方是女士。則讓她坐在容易眺望外景的一方。看不見外景時,就讓她坐在能看見整個餐廳的一方。
5.男士不能要求和女士握手,在女士先伸出手來的時候方可以握手,如果是初次見面,點頭示意取代即可。
6.室外,男女可以戴著手套握手。握手時,男的要先脫帽。
7.異性間介紹時,男的要站起來。先把男的介紹給女的。同性之間,先介紹身份低的人給身份高的人。
8.吸咽前,先詢問身旁的女士,“我可以吸煙嗎?”,或讓對方看一看香煙,問:“OK?”對方就會明白。
歐洲文化習俗
比利時人:注意外表,注重生意伙伴的頭銜。
匈牙利人:新年的餐桌上不許擺入禽類制作的菜肴。
丹麥人:喜歡桑拿浴和飲酒,且酒較昂貴。
挪威人:重諾守時,拜訪或出席家宴,要準備禮物送女主人。
德國人:談判時候很嚴肅,要穿西裝,手不要放在口袋里。
希臘人:希臘人做生意常討價還價。招手意味著“下地獄”,告別用手背朝相對方揮手。
奧地利人:蝦會倒著行走,象征不吉利,新年忌食蝦。
西班牙人:注意個人信譽,寧愿受點損失也不愿公開承認失誤。
法國人:英語講得再好也用法語進行談判,會談極為講究穿戴。
愛爾蘭人:忌紅、白、藍色。愛爾蘭的法律禁止離婚。
意大利人:商務決策較慢,不倉促表態。
荷蘭人:生意希望提前約定。
葡萄牙人:喜歡社交,天氣再熱也要穿上西服,公共和社交場合領域須戴上領帶。
英國人:循規蹈矩,汽車行使方向和歐洲其他國家相反,和法國一樣,只講自己的語言。
忌違:
普遍忌違“13”及“星期五”。(緣于基督教傳說)
“黑色”表示葬禮
國際交流場合,獻花忌用黃色的花以及杜鵑花、菊花、石竹。
大象、孔雀、仙鶴等動物圖案在美國被視為蠢笨,英、法國視為淫婦或蠢漢(法國)
境外事故處理和防盜
身份證丟失了怎么辦
當地旅行社核實開具證明, 失主持證明到當地警方報失公安局核實開具身份證明。
財務丟失后怎么辦
向導游或領隊求助,將丟失物品的形狀、特征、價值等告訴我們,回憶丟失物品可能的時間和地址,配合導游人員一起尋找。
機位遺失怎么辦
從警方取得“遺失證明申請書”告知旅行社名稱和聯絡地址向航空公司柜臺申請。
如何預防被盜
現金和貴重物品宜隨身攜帶,不得以可放在酒店提供的保險柜里。最好少帶現金,持卡是理想的選擇(國際通用的信用卡主要有5種,分別為:維薩卡、萬事達卡、硬通卡、大萊卡及JCB卡),公眾場合不要暴露財物,大部分的現金要分幾處放在貼身安全處,以分散風險。
出門怎么辦
少單獨出行,晚上宜結伴而行,隨時帶上酒店名片。
失火怎么辦
現在的消防設施已經有很大改進,除了嚴格遵守酒店規則外,以下失火后的措施要牢記
a.走安全樓梯,不可乘電梯。
b.被大火和濃煙包圍時,用貼近墻壁、墻根或用濕毛巾捂住臉順墻爬出去,或找一扇燃燒的窗戶等。
c.被大火和濃煙包圍時,如果衛生間還沒有被蔓延,可考慮呆在衛生間里,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援救。
d.看到救護人員時,大聲叫喊或邊喊邊搖動色彩鮮艷的衣物,救援人員來后要服從命令聽指揮。
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A.“避免撞擊”是減少一切車,船事故傷亡的要點。
B. 有可能的話,兩手緊握前面的可握的物體,兩腿微彎地向前蹲著,最后一撞的剎那間,用力一推,使撞擊力在自己的手腕和腿彎之間消失,減少身體前沖的程度,就不致受到重傷。
C. 事故發生得突然,緊急時,可抱頭縮成一個球型,避免讓頭部胸部受到撞擊。(上船或上機時:首先要認好自己的救生用品。輪船、飛機上都有逃生裝備,救生衣、救生艇、降落傘等。發生意外時,聽從船長,機長或車長的指揮,統一行動,排險或疏散。)
貼心留言
境外事故第一在預防,必備的藥品,基本的醫療,逃生常識包括通信設備,信息的通暢等都要做在出發之前。發生意外后,方可隨機應變,把損失減少到最低。
購物退稅指南
采購時在帶有免稅標志TAXFREE的商店購物,并索要退稅支票(Taxfree cheque)
乘飛機離開歐盟時
1. 先去機場海關(Customs)出示所購物品、退稅支票及護照、機位,讓海關人員在您的退稅支票上蓋章。
2. 在機場免稅窗口(Cash refund)或指定銀行窗口(Bank)憑以蓋章的退稅支票領取現金。乘火車、輪船、汽車離開歐盟邊境時,退稅請接洽旅行社或導游。
各國的免稅與退稅:
德 國— 游客買足25歐元的商品可以退稅
法 國— 游客買足175歐元的商品可以退稅
英 國— 游客凡購物滿50英鎊,則可申請免
稅,除了食品、嬰兒用品及書本不能退稅,
退稅率高達17.5%。
荷 蘭— 游客買足137歐元的商品可以退稅
比利時— 游客買足150歐元的商品可以退稅
奧地利— 游客買足75歐元的商品可以退稅
瑞 士— 游客買足400瑞士法郎的商品可以退稅
意大利— 游客買足155歐元的商品可以退稅
注意:"一次性購物最低消費額",指同一天、在同一家免稅商店累計購物的消費總和。有些小店也可以是不在同一天的累計,不同國家和地區在規定上可能也有些差異,購物可向店主詢問清楚。
退稅步驟:
一、購物時In shops
1. 所在購物商店須是加入了歐洲免稅購物系統的商店
2. 購物時,請求售貨員在該免稅支票上,準確地將您的地址(城市、街道、門牌)、護照號嗎、每件物品在免稅支票或發票上詳細寫明。
3. 若是寫在發票上,售貨員必須把發票粘于支票下面的附單上(發票不允許移開)并把免稅發票始終與發票一起保存。
4. 售貨員在免稅支票上寫明,在您離開歐共體時能得到的返還金額。
5. 除了免稅支票,還得同時索取一張取款支付點的一覽表(例如,免稅信封)。
二、離境時
1. 在海關:At Customs
2. 準備直接離開歐共體國家時,必須在出境前把所購物與免稅支票一起提交給歐共體邊境海關,海關出境印章將蓋在免稅支票上,作出口證明。
3. 例如:在機場:At the airport
A 請您先去機場海關(Customs)出示所購物品、退稅支票及護照、機位,讓海關人員在您的退稅支票上蓋章。
B 在機場免稅窗口(Cash refund)或指定銀行窗口(Bank)憑已蓋章的退稅支票領取現金
注意:蓋章前您的物品不要放箱內。因為不出示物品,您將得不到海關印章!如果忘記蓋章,在不耽誤行程的前提下,您可以在之后其他的歐共體內的中途站尋求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