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節氣炕臘肉,忘不了那一口家鄉的味道!(圖文)
- 時間:2018-11-03 14:39:16 來源:洪江人 作者:小艾
今天是小雪節氣,小雪是寒冷天氣的開始,萬物的生長幾近停止,正所謂閉塞而成冬。這時候,天寒地凍的刺骨之冷開始有展露的跡象,降水在空中凝結成雪花,但雪還不算大,也不是十分凜冽寒冷,所以稱之為小雪。
而《時間詩旅》又要給大家分享一首古詩了,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在小雪節氣所寫,而《時間詩旅》的創始人之一洪江伢子劉歡,借著這首詩,回憶起了小時候在洪江媽媽用大油桶炕臘肉,自己和小伙伴們偷著家里的臘肉香腸去河邊烤著吃的有趣回憶,讀來令人忍俊不禁。
《小雪》唐戴叔倫
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解讀:為奔忙賦閑,讓生活有詩。歡迎踏上時間詩旅,我是劉歡。剛才軼倫為大家朗誦的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寫的《小雪》,他寫道:隨風起舞的雪花讓人百看不厭,它們紛紛揚揚消逝在山林之間。我這個愁上心頭的人獨自坐在書窗前,看著雪花一片片飛落,內心寒意四起,愁緒漫天。
我們以前讀過戴叔倫的《畫蟬》詩,我們知道戴叔倫的初心,是想做一個像蟬一樣高潔而逍遙的隱士,與世無爭,但無奈紛紛的戰亂迫使他為了生計不得不出來做官,從此流離漂泊。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好是小雪時節,孤苦寂寞的他,看到一片一片稀疏飄飛的小雪花,聯想到如雪花一般飄泊紅塵的自己。那雪花,盡管潔白輕盈,卻最終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而他自己,盡管光明磊落,卻無法實現抱負,只能一生飄零,最終沉淪在茫茫江湖的某個角落之中。想到這里,心里只有無限的哀愁和雪花帶來的陣陣寒意。
這首詩里天上隨風飄零的雪花,讓詩人想起漂泊的自己,而如今,像我們這樣在北上廣打拼的人,不也跟詩人一樣是漂泊天涯么?此刻的我,也跟詩人一樣,獨自坐在書窗之下,望著家鄉的方向眺望。想到家鄉,想著想著,我卻想歪了。
我想到小時候在湘西老家,每年到了小雪時分都會聞到的一種最為獨特的味道。它,就是家家戶戶熏臘肉的香味。這是每年這時節為過冬做準備的一件大事,每家每戶都會拿出一個廢棄的大油桶,在臨近油桶底部的地方開個小洞,從這里添柴火進去燃燒,頂上有一排排的鐵條用來掛肉,再用麻袋、紙殼箱等物封頂蓋好,而燃燒的柴火燃料也非常講究,要用松、柏枝,還要加上柑子皮、橘子皮或者柚子皮還有鋸末灰,這樣熏出的臘肉,會有特殊的植物香味。
等真正吃的時候,將臘肉切成小坨清洗干凈煮熟,然后切成薄薄的一片片,加上辣椒、蒜葉、萵筍等其他配料一起在油鍋里翻炒,等端上桌來,它是色澤金黃透亮,等入口時,已經是肥而不膩,那種植物煙熏過后的特有香味,慢慢經由鼻孔滲透到了味蕾,吃在嘴里有一種特別的醇厚和回甘。
記得小時候的我不僅好吃還特別淘氣,老媽熏好的臘肉和香腸讓我垂涎欲滴,我曾經把它們偷了出來,和小伙伴們到河邊烤來吃。我們會先挖一個坑,放幾個紅薯用土埋起來,上面燒一堆火,火上烤臘肉和香腸,等它們滋滋冒油的時候,便可以盡情享用了,吃完了臘肉香腸,再撲滅火堆,刨開火堆底下的灰,香噴噴熱乎乎的烤紅薯就出爐了。
吃完紅薯再到小伙伴家的地里挖幾個蘿卜,拿到河邊一洗便直接開吃,清甜可口的蘿卜就是最后一道甜點,這套烤肉套餐組合在冬天,簡直就是我們最簡單又最美味的佳肴。當然,事后免不了被老媽一頓打,但被打的記憶我已經記不清了。留在我腦海里的,只有香腸和臘肉滋滋冒油的時候,那誘人的香味。
如今,愿意自己動手熏臘肉的人家已經越來越少了。人們似乎沒有以前的耐心,一般都是直接去買現成的臘肉,而這種臘肉似乎總也比不上小時候用大油桶熏出來的好吃。腦海里熏臘肉時松枝、橘子皮燃燒的香味,現在想來都是幸福的氣味,而隨著那幽香裊裊升起的,都是人間的煙火味,也都是溫暖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