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人身無分文百天游遍32個省份 打下221張欠條
- 時間:2010-12-02 14:00:12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打下221張欠條,驅車近3萬公里為了證明“誠信能走遍天下”
“一路打下了221張欠條,債主資料密密麻麻寫滿三大本,很過癮……”昨天,不帶一分錢跑遍全國的深圳詩人劉美松在廣州接受新快報記者專訪。今天,他將回到深圳,完成了100天的行程。
這100天里,劉美松身無分文,開車跑遍全國陸路32個省份,行程2.8萬多公里,賒下油費、住宿費5萬多元。一路艱辛與快樂,只為了證明誠心和誠信一定能夠走遍天下。
最現實:賒賬成功率未過半數
“不好意思,頭發也沒梳,有流浪的感覺吧……”昨日,一見到新快報記者,劉美松就開起了玩笑。他兩個大眼袋無聲地訴說著旅程的漫長與艱苦。
俗話說,無錢寸步難行。劉美松是如何做到“不帶一分錢游遍神州”的?
劉美松說,主要以兩種方式解決路上花費:求助在全國各地的朋友解決吃飯問題,或是吃他們資助的干糧;再者,就是靠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對方讓他緩交路橋費、住宿費、油費。當然,他會寫下欠條,一般三天內就由在深圳的妻子還賬。“就是想看看,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究竟還有多少誠信,人們是不是相信誠信。”
“一路走來,我極像一條流浪狗,卻又要保持非流浪狗的尊嚴。仿佛我在為尋找拒絕而來,又每每被人接納。”劉美松表示,行程當中,對于他賒賬的要求,被人拒絕過、兇過,有時說服別人得要花一兩個小時。不過,也有只要一說明情況,就有人支持他、信任他的時候。
行程第67天時,他做了一個統計,加油站賒賬成功率是40.9%,住宿賒賬成功率是26%。
最溫暖:給“陌生人”當證婚人
賒賬成功率并不高,是不是表明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還是較為缺乏?
劉美松不這么認為,他說,“平安地出發,平安地回來,身無分文基本走完了全國,這已是成功了。”
讓他特別欣慰的是,整個行程他自始至終保持了尊嚴和純粹性。他說,出發時,就給自己定了三條原則:不乞討,不打工,不要任何一分錢贊助。“現在來看,三條都做到了。”
一個人,一輛車,不帶錢,劉美松靠誠信到過最南天涯海角,最北漠河北極村,最東山海關,最西嘉峪關。行程中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遇過火災、兩個輪胎同時爆、差點被漫天飛雪困在路上、被拒絕謾罵,內心慌亂過……劉美松輕描淡寫地向記者訴說路上遇到的困難,而讓他津津樂道的還是冥冥中許多巧遇。
他說,最溫暖的事是在云南遇到一對情侶,他們搭過他的車。當到達重慶時,剛好赴上他們的婚禮,他還被邀請去當證婚人,這段經歷令他每次回想起來都覺得溫暖如初。
還有他每到一個地方,都能認識許多朋友,“現在本子上記錄了400多個人的聯系方式了,這是用誠信換來的一筆財富。誠信建立起來的人脈關系亦將成為今后人生成功的基石。”劉美松笑說道。
對話劉美松:彼此不信任 溝通成本大很多
新快報:怎么想到做這件事?
劉美松:在經濟日漸繁盛的當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缺失日漸顯現,一個健康的社會,也應當是一個相互信任的社會,一個懂得關心自己和他人的社會。社會進步絕非僅僅是物質的進步,我就是想喚醒對誠信的關注。(記者 黎秋玲 見習記者 邢曉雯/文 記者 孟祝斌/圖)
新快報:用處大嗎?
劉美松:我的力量是很小的。關鍵還是制度上要進行道德教育。
新快報:路上感受比較深的是什么?
劉美松:彼此不信任,溝通的成本會大很多。
新快報:你是靠什么一路走下來的?
劉美松:靠道理。
新快報:這個道理是什么?
劉美松:社會是有誠信的,也應該相信有誠信的人。
新快報:100天在外會影響工作嗎?
劉美松:我自己開了家印刷廠,有人管理。
新快報:家里人支持你嗎?
劉美松:支持,也擔心和牽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