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久久精品视频-日韩久草视频-日韩久草-国产成人短视频-国产成人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 肯尼亞旅游指南 (圖文)

  • 時間:2010-11-12 11:30:12  來源:互聯網  作者:cobain

444.jpg

445.gif
肯尼亞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旅游資源極其豐富。這里有數量眾多的珍禽異獸,多姿多彩的赤道景觀,淳 樸敦厚的非洲風土人情。在“花之都”美稱的首都內羅畢,奇花異草,千姿百態;西南部的維多利亞湖,湖光島影,河馬鱷魚,嬉戲水間;北部的大裂谷地帶,有 “鱷魚的極樂世界”圖爾卡納湖和世界著名的古人類

 
遺址;東部是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亞山和阿伯德爾國家動物園,“樹頂旅館”便在此地??夏醽喡糜钨Y源如此得天獨厚使旅游業成為肯僅次于農業的第二產業。

主要景點  

內羅畢

肯尼亞首都,建于1899年,海拔1700米,距赤道僅150公里,但氣溫很少超過27攝 氏度。內羅畢市因流經本市的內羅畢河而得名。在當地語言中,內羅畢意為“清涼的水”,是東非地區難得的避暑勝地。城市綠樹如蔭,花團錦簇,內羅畢又有“陽 光下的綠城”和“花之都”的美稱。市內的國立博物館、鐵路博物館、卡倫故居、蛇園以及動物孤兒院等均為旅游勝地,而位于郊區的野生動物園更是聞名遐邇。這 里保存著115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林內棲息著許多珍禽異獸,是世界上唯一的城市野生動物園。

蒙巴薩

位于肯尼亞東南部,東鄰印度洋,為肯最大的港口城市。市區的一條大街上,有兩座并排交錯的 大象牙雕刻,來往車輛、行人穿行其間,是該市標志性建筑。市內有49座清真寺,其中最早的一座建于1570年,來此朝拜的伊斯蘭教徒絡繹不絕。由于曾受阿 拉伯、印度、葡萄牙、英國各種文化的影響,蒙巴薩具有獨特的文化韻味。蒙巴薩海濱,是著名的海灘度假勝地。這里藍天白云,碧海晴天,各種海上運動一應俱 全,游客既可欣賞怡靜明媚之景,又可享受游玩之樂;動靜之間,全在自己選擇。蒙巴薩的海鮮不可不嘗,螃蟹、龍蝦,剛被撈起,即煮與客人吃。吃一口海鮮,賞 一會美景,聽一陣海風,如夢如幻,人間天堂。

東非大裂谷

是縱貫東部非洲的地理奇觀,是世界上最大的斷層陷落帶,據說是約三千萬年前的地殼板塊運 動,非洲東部地層斷裂而形成。東非大裂谷分東西兩支。東支南起莫桑比克境內西雷河口,向北穿越肯尼亞全境,一直延伸到西亞的約旦河岸,全長5800公里 (一說6500公里)。其中以肯尼亞境內的一段的地貌特征最為顯著。這段峽谷長約800多公里,寬50-100公里,深450-1000米。兩側斷壁懸 崖,如高墻聳立,無數熱帶野生動物生活在群山懷抱中,一座座高大的死火山屹立在群山之中,在火山熔巖中蘊藏著大批古人類、古生物化石,是地質學、考古學、 人類學的寶貴研究資料。裂谷底部是一片開闊的原野,20多個湖泊狹長晶瑩,如串串寶石散落其間。中部的納瓦沙湖和納庫魯湖是鳥類等動物棲息之地,也是肯重 要的游覽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的納瓦沙湖湖面海拔1900米,是裂谷內海拔最高的湖。南部馬加迪湖產天然堿,是肯重要礦產資源。北部圖爾卡納湖,是人 類發祥地之一,曾在此發現過260萬年前古人類頭蓋骨化石。

馬騫馬拉國家動物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動物保護區位于肯尼亞西南部與坦桑尼亞交界地區,與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動物保護 區相連。該保護區始建于1961年,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保護區內動物繁多,數量龐大,約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 護區之一。著名電視節目《動物世界》中的許多鏡頭拍攝于此。

馬賽馬拉低矮的丘陵綿延起伏,寬廣的草原一望無際,巨大的金合歡樹和波巴布樹散落其間,馬 拉河的眾多支流縱橫穿越,景色美輪美奐。乘一輛旅客專用車,馳騁于原野上,常可見斑馬成群結隊,南非羚羊走動其間,非洲水牛徘徊,大象環顧左右;道路上時 有東西擋住去路,乍一看以為是石頭,仔細一看原來是幾只旱龜匍匐不動;抑或從草叢中竄出一只兩只獵豹、豺狗,讓你領略其速度之外,也讓你驚出一身冷汗。如 果運氣好的話,還能趕上角馬、野牛、斑馬等動物集體遷徙、橫渡馬拉河的壯觀景象,那就更不枉此行了。保護區附近的湖邊,可以領略世界罕見的紅鶴奇觀;千只 萬只紅鶴,齊集湖面,或展支飛翔,或漫步湖中,落霞紅鶴齊飛,千里天水共色,此情此景,人生難得一見。

保護區內還住著馬塞族人。藍天白云背景下,一座座紅土和牛糞混合而建的小屋格外顯眼,馬賽牧民揚起的長鞭落下,牛羊成群結對往前趕,別有一番非洲草原風情。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座落在裂谷省的納庫魯鎮,占地188平方公里,海拔1753—2073 米,是為保護禽鳥專門建立的公園。公園雖然不大,但被譽為“觀鳥天堂”。園中有約450種禽鳥,其中最著名的是火烈鳥,在這一帶生活的火烈鳥約有200多 萬只,占世界火烈鳥總數的三分之一?;鹆银B,又名大紅顴,分布于地中海沿岸,東達印度西北部,南抵非洲,亦見于西印度群島。體型大小似顴,嘴短而厚,上嘴 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較大成槽狀;頸長而曲;腳極長,向前的3趾間有蹼,后趾短小不著地;翅大小適中;尾短;體羽白而帶玫瑰色,飛羽黑,覆羽深紅,諸色相 襯,非常艷麗。火烈鳥棲息于溫帶鹽湖水濱,涉行淺灘,以小蝦、蛤蠣、昆蟲、藻類等為食。覓食時頭往下浸,嘴倒轉,將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 滓排出,然后徐徐吞下。性怯懦,喜群棲,常萬余只結群。紅顴以泥筑成高墩作巢,巢基在水里,高約半米?;鹆银B每窩產卵1—2枚。卵殼厚,色藍綠。孵化期約 一個月。雛鳥初靠親鳥飼育,逐漸自行生活。羽毛可作裝飾品,肉嫩可食。又因羽色鮮麗,被人飼為觀賞鳥。此外,公園中還有多種動物,如疣猴、跳兔、無爪水 獺、巖貍、河馬、豹子、大羚羊、黑斑羚、瞪羚、斑紋鬣狗、獵狗、狐貍、野貓、金貓、長頸鹿、黑犀牛等。

國家博物館(Kenya National Museum)

位于內羅畢市中心,系中東部非洲乃至全非最為著名的博物館之一。1910年由東非自然歷史 協會發起修建。60年代擴建。除總部內羅畢展館外,下設16個地區博物館和幾處歷史遺跡陳列館。博物館宗旨為:收集歷史文獻、文物、研究并展示古今文化和 自然遺產;增強人類對文化自然遺產的了解、鑒賞力、保護意識及管理應用能力。內羅畢展館設有自然歷史展廳、肯尼亞文化展廳、肯尼亞裝飾藝術展廳,陳列有人 類、鳥類、海洋生物起源和地質演變等方面的展品以及古代地圖、繪畫等。除收藏文物外,博物館還從事古生物學、鳥類學、無脊椎動物學、哺乳動物學、爬行動物 學和植物標本學等學科的研究。博物館在生物、地質和考古方面的收藏享譽非洲,在人類學、古生物學方面的研究與收藏聞名于世。

卡倫故居

卡倫故居是內羅畢市郊的一個著名旅游景點,初名“MBOGANI”,始建于1912年,1917年卡倫夫婦將其買 下,辟為咖啡園,當時占地6000英畝。1925年卡倫與丈夫離異后,繼續在此居住至1931年。由于氣候不宜、自然災害連年,咖啡園經營一直不景氣,后 售于內羅畢一家土地商,其后數易其主。1963年肯獨立時,丹麥政府購故居及附近6英畝土地,贈與肯政府以紀念肯獨立。1985年正式建為博物館。

卡倫·布力圣(KAREN BLIXEN),生于1885年,卒于1962年,著名丹麥女作家。1914-1931年在肯定居,著有《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一書,描寫了白人殖民者在肯尼亞的生活,八十年代被拍成同名電影,獲得奧斯卡獎,卡倫故居遂成著名人文景點。當你置身于萬樹叢中,看到小屋掩映其間,仿佛又見到了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欄上揮手的倩影,耳邊又響起了影片里美妙動人的旋律。

相關信息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愛旅行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