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辦理各國旅游簽證的真實經歷(圖文)
- 時間:2010-11-09 15:37:20 來源:互聯網 作者:愛旅行網
以下是一位資深自由行人士伊夫,在博里曬自己辦理各國旅游簽證的故事.值得所有出國的旅行者參考.愛旅行網祝所有朋友出境旅游順利.
第一次出國辦理簽證前,一直喜滋滋地認為:來自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國,特別是CCTV等根紅苗正的媒體經常自鳴得意地報道“中國游客的奢侈品購買力高居世界第一”時,心里的底氣就更足了。中國都已經“可以說不了!”哪個國家還敢不會笑臉相迎,順利給予簽證放行呢。
2003年深秋,第一次辦理的出國旅游簽證是申根國家的奧地利。要求我提供房產、車產、銀行5萬存款證明,單位介紹信,介紹信的職能是,匯報我年收入在10萬人民幣以上,擔保我肯定如期歸國、絕不滯留非法打工,當然,還要求“如實填寫”八輩祖宗的詳細履歷……
埃及相對簡單,但先決條件也不少,個人旅游前往依然是個遙遠的夢;卡塔爾轉機可以停留,但前提必須乘坐卡塔爾航空公司的航班才成。
話說回來,別責怪人家外國人,自家的香港、澳門也要求你先辦理經過嚴格審核的簽證,才可能放行呢。其手續與程序,同辦理其別人家一樣復雜好繁瑣,更重要的是,日后還經常遭到導游的冷眼甚至辱罵。
第二次進入申根國家,是法國簽證,照例又是復印一大沓資料以及銀行存款等財產證明,再次發誓絕不賴在人家屋檐下,一定如期回來。
畢竟是難兄難弟,越南明顯地好客,不費心調查你是否有足夠的資產和計較你是否擁有體面的工作,交錢后差不多就OK了!
太平洋上的美國托管地塞班島,雖然與美國有親戚關系,但美國東家知道中國人再怎么聰明,也無法把塞班做跳板蹦到美國本土,所以手續相對簡單,但單位介紹信還是少不了的。
雖然曾經體制相同,俄羅斯實際上也多次嘗試給予昔日小兄弟一些寬松,但發現招惹不得,稍有松懈,中國人就非法涌入、大量滯留。屢放屢收的結果是,僅僅比苛刻的歐盟強一點,但有些公證、身份證明一樣不少!
最親密的盟國朝鮮,對于中國游客的財產證明并不看中,但對職業的審查卻極為嚴格。記者休想進入!但以盈利為目的的旅行社自有對策,把職業一欄隨便改成“教師”或“經理”就平安無事了。失望的是,簽證是沒有“偉大領袖”的頭像和他們獨自一國實行的“主體元年”年歷劃分日的期。
馬來西亞除了對中國年輕女子(大量性工作者活躍在馬來西亞,使所有的中國良家女子也收到牽連)審查嚴格外,基本網開一面。新加坡也如此,只要有足夠的存款證明就成。簽證是另外一張紙,不占護照頁面。
雖然我們把他們的外交部、國防部、行政院統統打上引號,從心理上安慰自己。但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去臺灣比辦理去其他國家甚至還要繁瑣。至少沒有正式開放前的2004年是這樣。
臺灣簽證與眾不同,套用李登輝的話,畢竟這是“特殊的國與國”關系。幸好我不是軍人、黨員和官員,審查輕易通過。但去臺灣卻必須從香港經由第三國才能實現。
這個第三國就選擇了菲律賓。這個東南亞唯一的天主教國家,沒有調查我的財產和職業。
韓國與朝鮮的簽證區別明顯,首爾機場人員見到我的朝鮮簽證時,驚訝地問:我可以用手機拍照嗎?
柬埔寨既不擔心中國記者的“負面報道”,更不害怕中國黑工的“非法滯留”。甚至落地再辦理簽證也來得及.
泰國屬于少有的幾個最容易簽證的國家之一,即使沒有紅衫軍鬧騰。不過,去那個國家沒有興趣,只不過,首都曼谷是交通樞紐,以這里放射狀地飛向緬甸仰光、斯里蘭卡的科倫坡、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等地。
非洲的島國塞舌爾,同毛里求斯相同,破例可以讓中國游客同其他各國游客那樣,平等免簽進入。這是出入境蓋的印章。只是每逢遇到中國人入境,檢驗就格外嚴格。
美國簽證最為麻煩,要象應聘工作那樣先去使館“面試”和按手印,北京人還好說,新疆人也得不遠千里,來北京的秀水街碰運氣,拒簽后,100美元的簽證費不退!不過,我面試時,所有的財產證明人家根本沒有看!
早在1989年,遭到加拿大拒簽,沒想到,后來竟然去了三次這個國家。不過,第二次入境時遇到麻煩,簽證官反復檢查護照后,不解地質問:你為什么去伊朗、敘利亞、津巴布韋、緬甸和朝鮮這樣的國家?你跟他們軍人有聯系嗎?你見過他們的領導人嗎?
印度需要往返機票、1萬元存款證明。但只能一次入境和30天期限。最惱火的是印度大使館很沒信譽,極不靠譜,當你按規定的時間去取護照時,往往會毫無歉意地說:“沒有辦好呢,明天來吧。”
尼泊爾是對中國最友好的國家,簽證免費,且兩天后即可來取。大使館外門可羅雀,不用排隊直接進入使館內填表。不要財產證明。
雖然,我們本家兄弟臺灣、香港的游客,能夠在申根以及歐盟其他許多國家享有免簽厚愛,但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其國民卻享受不到這些待遇。去北歐四國時,又帶著中國銀行至少10000元的存款證明、本人在職證明和年收入證明、單位的營業代碼、領導或法人代表的保證簽字以及其他個人財產證明等等,來到芬蘭大使館簽證。
作為中東最大的中轉站,阿聯酋的迪拜,不在護照上貼簽證。新加坡的也是這樣的紙簽。
敘利亞,又一個以色列的敵國,為此,這本護照沒有用完之前,不敢貿然去以色列大使館碰釘子。
日本雖然不斷降低簽證的門檻,但中國人要想像港臺同胞一樣從容地出入東京,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也難怪,每個旅行團都面臨游客中途脫逃的風險,10萬現金被旅行社扣押,也依然擋不住脫逃的洪流。
澳大利亞盡管要求必須把逝去了20多年、甚至40多年的父母姓名“如實填寫”,徹底調查清楚我的底細,但還好允許一年內多次往返。第二次再去時,免受了一次心靈屈辱。
孟加拉要求提供邀請函,沒辦法弄邀請函,只好委托旅行社辦理,費用翻番,有的黑心旅行社甚至提高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