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羅馬概述
- 時間:2010-10-14 17:36:08 來源:互聯網 作者:愛旅行網
意大利羅馬城留給世人太多的光榮與夢想,羅馬古跡宛如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輝煌而瑰麗。羅馬文明更是經歷了2500年的榮辱交替,繁榮至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意大利人民。羅馬建筑即使頹敗卻依然無比華麗,許愿泉、萬神殿、斗獸場、特雷維噴泉……穿越了幾千年的時光,見證了無數榮辱沉浮,如今依然安詳寧靜地守護著曾經的輝煌,守望著慕名的來訪者。如果說羅馬城只是一堆石頭,那也是一堆光榮、偉大和與眾不同的石頭。本書根據羅馬城內景點的密集程度把城市分成了七個大的區域,以方便讀者來到這座永恒之城不會遺漏下有價值的景觀。
特別提示:
Information point
羅馬所在的拉齊奧區旅游局會提供免費的羅馬地圖、旅館目錄等旅游資訊,還可以與工作人員商討旅游事項,意大利語、英語、法語、德語都可以使用。
總部:Assessorato Regionale al turismo
地址:Via Parigi,11-00185 Roma
電話:39 06 488991
傳真:39 06 4819316
Email:info@aptroma.com
Visitor Center
地址:Via Parigi, 5
開放時間:周一—周六 9:00——19:00
一、從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到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
這個區域中擁有羅馬城眾多廣場中最漂亮,也是最熱鬧地帶起點的威尼斯廣場;能夠將你帶到羅馬神奇的許愿池(Fontana di Trevi);還可以看到紀念圖拉真大帝(Trajan Emperor)征服達奇亞人的圖拉真廢墟和古羅馬的“購物中心”;以及具有當地市井風情的西班牙廣場等著名景點。漫步廣場,才能充分感受到羅馬的繁華與熱鬧。
二、博爾蓋塞公園 (Villa Borghese) 周圍
坐落于昔日羅馬城墻北段外側的博爾蓋塞公園是羅馬市中心最廣闊的綠地,園內不僅花木扶疏,還設有各種不同功能的場地,包括植物園、動物園和幾座相當值得一看的藝術品陳列館,是羅馬人休閑生活的核心區域。而位于公園西側的是舊城墻內至臺伯河畔的一片狹窄而古老的城區,其間也散布著許多重要觀光點。
三、五百人廣場(Piazza dei Cinqucento)及中央車站附近
以中央車站為中心,正面是五百人廣場,這里原本是為紀念在埃塞俄比亞戰爭中死去的士兵而建立的,現在已成為羅馬人集會的場所。車站右邊大約1公里的地方是墨索里尼修建的大學,每當早晨都能看到匆匆而過的學生。車站左邊500米處則是歷史上第一個獻給圣母瑪麗婭的大圣母堂(Santa Maria Maggiore),觀賞古羅馬遺址的旅程通常也是由此開始的。
共和國廣場(Piazza della Republica)中央有4個女神像噴泉,周邊被有回廊的建筑物包圍,《羅馬假日》中的安妮公主夜晚自皇宮里偷偷溜出來,然后在這里下車遇見了故事里的男主角記者喬。夏天的時候噴泉周圍會坐滿享受日光浴的人們,充滿了意大利風情。在共和國廣場的正面,外觀看起來有些象廢墟的安杰利圣母堂(Santa Maria degli Angelli),保持了米開朗基羅最完好的風格,共和廣場教堂后面就是著名的戴克里先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遺址。
四、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周圍
納沃納廣場可以說是羅馬最美麗的廣場,可以在這里把自己置身于咖啡館之中看看過往人群,體會喧嘩熱鬧和殘留的古代氣息。位于廣場南端的莫羅噴泉(Fontana del Moro)和位于廣場中心的四河噴泉(Fonntana dei Quattro Fiumi)最引人注目。四河噴泉中的雕塑分別象征著四條天堂河流(多瑙河、尼羅河、普拉特河與恒河)以及當時已知世界的四個角落(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
萬神殿(Pantheon)是戰場地區最重要的古跡,它是唯一保存完整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筑物,經歷了十八個世紀的滄桑后,銅門和拱門屋頂完整如初。目前的神殿是阿德里亞諾皇帝在公元120年至125年重建的。這一區里還分布著羅馬惟一的哥特式教堂圣瑪利亞密涅瓦教堂(Santa MariaSopra Minerva)和法國式教堂弗朗西斯的圣路易教堂(Chiesa di San Louis della Francia)。
五、臺伯河(Tevere)岸區到賈尼科羅山
臺伯河岸區被羅馬人稱為Populare,是有真正羅馬人聚居的少數地區之一,也是埃特魯里亞人(Etruria)的發源地。至今這里仍是工人階層的住地,典型的臺伯河岸區居民收入較低,性格外向,還可能有點自大,因為他們自認為是古羅馬人的真正后裔。這里有地道的意大利餐館、餡餅店、爵士樂咖啡館,白天營業的較少,晚上卻很熱鬧,人行道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意大利小吃,賣藝的藝術者和賣花姑娘走來走去。
臺伯河岸區一分為二,一部分延同名大道北上,延伸到梵蒂岡,這一部分位于賈尼科羅山較低斜坡上;另一部分穿過大道,沿著臺伯島伸展。本區的中心是圣馬里亞廣場,這個廣場正對著雄偉高大的同名教堂,廣場上有咖啡館、飯店、報攤、以及藥店。對于當地居民來說,這個廣場就是社區公共場所。
賈尼科羅山與19世紀意大利的民族復興運動緊密相連,在這一地區代表教皇的法國軍隊與加里波第領導下的羅馬與意大利的自由戰士進行了多次重大戰役。19世紀90年代,整個地區變成公園。山上的加里波第廣場可以俯瞰臺伯河地區景色。率軍解放羅馬的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紀念碑也聳立在廣場上。
六、古羅馬市場(Foro Romano)周圍
古羅馬市場又稱“古羅馬廢墟”,是古羅馬帝國時期的政治、商業、司法和信仰中心。古羅馬市場從公元前六世紀開始陸續修建,一直到公元608年,拜占庭皇帝福卡紀念圓柱(Columna Phocae)的建成,這個古羅馬市場才基本構成。當年該廣場矗立著許多高大雄偉的建筑物,如協和神廟、愷撒大帝神廟、元老院、奧古斯都凱旋門、古羅馬檔案館等。今天這里形成了古羅馬遺跡的匯集處,可謂世間稀有的露天博物館。就是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了古羅馬政權。這里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西方古老文化、計數、度量、貨幣以及古代西方最完善的國家形式和法律制度都誕生在此。羅馬帝國滅亡后,該廣場遭到長期的破壞并被遺忘了幾個世紀。至1700年才開始發掘和保護,現為世界最著名的古跡之一。
七、卡拉卡拉浴場(Terme di Caracalla)、古阿匹亞路(Via Appia Antica)及阿文拉諾山(Aventino)區域
卡拉卡拉浴場用大理石砌成,用石鋪地;有壁畫和雕像。洗浴分冷熱水蒸氣三種,各占一所屋子。古羅馬人到浴場來,不只為洗澡,他們可以在這兒商量買賣,和解訟事等等,是羅馬人社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乞丐還是皇帝,都會頻頻光顧,正和我們上茶店上飯店一般作用。
古阿匹亞路將羅馬與南意大利連接起來,是通往希臘和東方的主干道。全長350英里的古阿匹亞路,仍有部分保存至今,并維持原樣。
阿文拉諾山是一片寧靜與安謐的綠洲,是羅馬最可愛的地點之一,從這里可以欣賞到羅馬全城的美景。圣薩比那大教堂(Santa Sabina)就坐落在這綠樹掩映的安靜之地,與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和圣彼得大教堂(Piazza San Pietro)隔河相望,在南面則坐落著生機勃勃的商務區特斯塔喬(Testaccio)。山上著名的景點是馬耳他騎士廣場(Piazza dei Cava lieridi Malta),廣場上建有十字軍騎士團團長的別墅(Villa dei Priorato di Mal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