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久久精品视频-日韩久草视频-日韩久草-国产成人短视频-国产成人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 還會有下一個泥石流發生地嗎?(2)

  • 時間:2010-08-17 16:00:07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二、泥石流來臨前兆

泥石流來臨前,一般會出現巨大的響聲、溝槽斷流和溝水變渾等現象。泥石流發生時,泥石流攜帶巨石撞擊產生沉悶的聲音,明顯不同于機車、風雨、雷電、爆破等聲音。溝槽內斷流和溝水變渾,可能是上游有滑坡活動進入溝床,或泥石流已發生并堵斷溝槽,這是泥石流即將發生最明顯的前兆。在這些現象發生時,一定要根據預先制定防災預案,及時撤離到安全地帶。

溝谷或排導槽是泥石流下泄的通道,應該保持其暢通無阻,但由于山區土地資源緊張,一些暴發頻率低的泥石流溝兩岸及其堆積扇上修建固定建筑,甚至將泥石流排導槽加蓋作為建設用地,還有在日常生活中將垃圾和雜物堆在泥石流溝谷中,這些行為都會嚴重影響到溝谷或排導槽的通暢性,一旦發生泥石流后果不堪設想。

預防泥石流災害的方法:

1、在山區進行城鎮、公路、鐵路、工廠及各種設施的建設前,開展泥石流調查與評價,避開在泥石流高發區建設。

2、對已選定的建設區和工程地段開展地質環境評價工作,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預防泥石流災害。

3、開展對泥石流溝的監測、預警報和“群測、群防”工作,減少泥石流發生造成的人員傷亡。

4、對危害較大,有治理條件和治理經費的泥石流溝進行治理,或為處于泥石流危害區內的重要建設物布設防護工程。

5、將處于泥石流規模大,又難以治理的泥石流危險區的人員和設施搬遷至安全地帶。

6、保護生態環境,預防新的泥石流災害發生。

三、專家深刻剖析泥石流的主因

泥石流系地震衍生生態平衡亟需慎重維系

泥石流災害的頻頻突發,引起人們的深度思考,為什么會在入夏的暴雨時節,會頻發泥石流?對此,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8月9日下午召開的國土資源系統舟曲搶險救災緊急會議上,闡述了舟曲泥石流災害的5個方面原因:

一是舟曲是全國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質災害多發區;

二是“5·12”地震震松了山體;

三是今年國內大部分地方遭遇嚴重干旱,這使巖體、土體收縮,裂縫暴露出來,遇到強降雨,雨水容易進入山縫隙,形成地質災害;

四是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

五是地質災害自由的特征。



村莊擠占溝口,泥石流爆發時沖毀房屋



村莊建于沖溝溝口,泥石流爆發時沖毀房屋



泥石流溝流通區被人為改道和縮小斷面,埋下災害隱患



堵塞泥石流溝道極其危險

從字里行間中,不難看出,“地震”是無疑是造成泥石流的首要原因,地震讓舟曲原本就疏松的土質,在沒有足夠的植被護體的情況下,飽受暴雨沖刷,形成自上而下的泥石流,隨著暴雨的增強,泥石流的流量也隨著增強。自然生態的破壞,土地收縮,加上地震的重創,讓舟曲在暴雨中沒有安身立命之地,陷入泥石流的重重包圍之中。和舟曲有相似命運的四川汶川、映秀,在遭受暴雨的洗禮后,泥石流再次肆虐,重淹新建的村舍。

面對泥石流的來襲,在哀悼逝者的同時,更要警醒自然災害的發生。8月9日,蘭州召開的緊急會議上,部分參加“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的專家達成一個基本共識:生態破壞也是造成此次泥石流災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類活動難辭其咎。在場專家對泥石流做了深刻的分析。

張正春表示,由于長期的森林砍伐和嚴重的植被破壞,全國江河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已經很差,無雨則旱,有雨成澇,自然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和涵養水分的條件已大部喪失,這是一個嚴重的生態危機。由于上游植被破壞,水源涵養能力很差,一旦下雨,泥沙俱下,現在在甘南州,洮河、白龍江一下大雨就渾濁,以前清澈見底的景象沒有了。

浙江大學生態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所長嚴力蛟團隊,剛剛為迭部縣完成了《迭部縣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嚴力蛟曾在去年去過舟曲,當時發現,舟曲與迭部地貌植被相差很大,滿目所見,舟曲大都是荒山石頭,而迭部相對要好得多。“說明植被、植物對這樣的地區非常重要”。

據統計,從舟曲縣林業局成立到1990年,累計采伐森林189。75萬畝,許多地方淪為殘敗的次生林。加上倒賣盜用,舟曲的森林覆蓋率一路從最初的67%,下降到現在的20%。植被破壞嚴重,生態環境遭到超限度破壞。

舟曲生態曾有過“失敗”的治理

汶川大地震后,舟曲縣獲得900多萬元地質災害專項資金,年久失修的三眼峪溝泥石流治理工程得以重啟。

當時北京抗震地質災害調查隊進行全面勘測后提出,由于震后比震前滑坡的位移速度多5倍,加上地震后舟曲山體被震松,如遇大雨或暴雨,發生山體塌陷和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極大。據該調查隊測算,舟曲每平方公里的泥石流滑坡密度達到0。37個,共需要投入2。6億元才能完全治理。

但舟曲僅獲得900多萬元資金,且需普及全縣403個自然村,于是三眼峪溝攔阻壩依舊只能用大理石水泥砌,沒有用鋼筋混凝土。

現實的舉措

多位地質專家分析進而分析,對于先天不足的舟曲來說,縣城現址已是相對最好的地方,即使有錢想搬遷,要選新址也困難。

馬東濤認為,對建在泥石流堆積扇上的舟曲,要完全規避泥石流并不可能,但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并且經過一定的建設治理,的確可以將泥石流控制在一定的規模,把災害降低到一定程度。他補充強調,“關鍵是你的措施是不是得力,你認不認真執行。”

“地質災害防治和監測,這些是重要卻看不到效益的事情。對于舟曲這樣的國家級貧困縣,總是到最后的緊急關頭才會重視和投入,但往往為時已晚。”馬東濤說。

這一說法,一語道破了在危險地帶求生存的利益關系。和舟曲一樣,多數處于貧困區的村落,時刻都面臨著突發的自然災害,然而資金卻是有限的,如何分配并產生新的效益,才是能夠推動新的防汛項目建設的根本。

依照舟曲現在的情形,業內專家認為,籌劃申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是希望對白龍江的水資源保護有一個科學的規劃和法律法規保障,并進一步引起水利部的重視,把迭部段白龍江(緊接舟曲白龍江上游)的生態環保問題納入到國家保護渠道,對下一步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都會帶來便利。由此可見,生態平衡遭到重創之后,自然災害就會隨著而來,帶給人們的將是無窮的災難!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要引用山嶺地區的地下財富,應講究“取之有道”,強取豪奪,勢必會遭到自然界無情的摧殘。在加大建設水利項目、風電工程等一系列能源項目的同時,要注重不破壞生態平衡,生態平衡的破壞將帶給人們難以挽回的損失,這不是在造福子孫而是在危害后代!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愛旅行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