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爾代夫特色文化
- 時間:2010-07-26 16:54:02 來源:愛旅行網(wǎng) 作者:愛旅行網(wǎng)
種族背景馬爾代夫民族的起源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最早的移民者很有可能來自于斯里蘭卡和印度南部。據(jù)他們當中有些人說,在大約四千年前,一些雅利安人從印度河流域的羅索爾(Lothal)出發(fā),劃著蘆葦船跟隨他們來到了這里。
考古學研究表明,在1153年馬爾代夫信奉伊斯蘭教之前,印度教和佛教就已經(jīng)存在了。毫無疑問,現(xiàn)在的馬爾代夫人的膚色多種多樣,包括居住在印度洋航海路線附近陸地上的各種人種的膚色。
馬爾代夫一直以來都是非洲、阿拉伯和東南亞水手的聚集地。
語言馬爾代夫使用的語言是迪維希語,它是一種以前印第安部落使用的語言。迪維希語來源于梵語,根據(jù)一些研究人員的說法,它是僧伽羅語(斯里蘭卡的語言)的一種古代形式,迪維希語受到了該地區(qū)的主要語言的極大影響,1153年伊斯蘭教到來之后所使用的阿拉伯語,和更近期引入的英語,對迪維希語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1960年代早期,當英語作為一種教育的媒介而被引入之后影響尤為重大。由于島嶼的廣泛分布,不同環(huán)礁所使用的語言的詞匯和發(fā)音千差萬別,這就不足為奇了,最南部環(huán)礁所使用的方言尤為不同。
馬爾代夫的書寫體被稱為thaana,是在16世紀馬爾代夫剛剛從葡萄牙殖民統(tǒng)治下解放后發(fā)明的。thaana不同于先前的書寫體,它是從右往左書寫的。這一發(fā)明是為了適應在迪維希語中廣泛使用的阿拉伯語。Thaana字母表中有24個字母。
家庭生活各島嶼社區(qū)之間相互有密切的聯(lián)系,在有困難時,它們會互相幫助。而大家庭體系則為家庭中的每個成員提供了安全保障聯(lián)系網(wǎng),以共同度過任何艱難困苦。除了父母,家庭的其他成員也要負責照料孩子。通常,男人白天外出打魚,婦女負責家庭事務。在更小的島嶼社區(qū)中,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宗教馬爾代夫人自1153年開始信奉伊斯蘭教,從此伊斯蘭教就成了他們生活的中心。
馬爾代夫人的主要活動和節(jié)日都遵循穆斯林歷法。子女從幼年開始就學習阿拉伯字母。家庭和學校同時教授宗教思想。伊斯蘭教是學校教育課程的一部分,與其他科目同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