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阿爾薩斯酒鄉之旅
- 時間:2010-08-05 18:09:54 來源:網絡 作者:愛旅行網
阿爾薩斯的酒之路婉蜒5O余公里,大部分葡萄園都散布在弗日(Voses)山脈向陽的坡地上,攀山越嶺,橫跨深谷。在油綠的葡萄園之間矗立著一座座保留完整的中世紀小村莊。俯瞰平原,在藍天與松林的襯托下,裝點出法國最優美的葡萄園風光。
隔著萊茵河的對岸就是德國,1871年法國戰敗后,阿爾薩斯連同洛林的一部分曾割讓給德國,直到1918年才重歸法國。這片法國東北部的葡萄酒產區,不論人文或地理環境都與對岸相近。首府斯特拉斯堡是歐洲議會的所在地,亦以卓越的猶太人社區和新教社區而聞名,有別于法國天主教區域的人文傳統。音樂也是這座城市的驕傲,從6月間的“古典音樂節”當代作品為特色的“9月音樂節”,音樂會似乎從不停歇。萊茵河與弗日山脈之間的阿爾薩斯平原綴滿風景如畫的村莊,阿爾薩斯的葡萄酒帶便由它們連綴起來。從狹窄的平原望去,弗日山脈形成一道藍色的條帶,那嵌于山下的鄉鎮,籠罩在陽光下的葡萄園所呈現的淡綠色之中。
阿爾薩斯寧靜、花團錦簇的村落,有一種令人遐想的精致:用木材搭建的多面形的屋頂,凸肚窗、拱道、削角門框都飾以酒農的剪刀或鐵匠的馬鞍、桶匠的木糙、面包師的椒鹽卷餅,往日歲月的安詳穿過迷人的葡萄園小徑,蔭涼的小酒館,陰暗酒窖浮現而來,既有法國神韻又帶有德國的風采。沿著弗日山脈,建于中世紀的城堡大都只剩下廢墟。斷壁殘垣茫然仁立于古森林,枯枝敗葉般,雄風不再。只有高國王堡(Hant—Koenigsbourg)的紅色屋頂在萬綠叢中十分醒目。這座城堡廢墟在20世紀初被完整地重建起來,卻象是15世紀的軍事建筑。
索克維爾幟(Riquewihr)是一座頗大的中古城,位于釀酒區的中心地帶。這是一座適合健行者的鄉鎮,完全被圍繞在防御城墻中。鋪石的庭院、小角樓和繁復的木雕,鮮花的陽臺……每一幢房屋似乎都精致和諧。最特別的是,本鎮傳統店鋪的招牌皆為鍛鐵所制。城里有不少酒窖可以參觀,本地出產出色的薏斯琳葡萄酒。凱塞斯堡(Kaysersberg)亦是阿爾薩斯最有魅力的城鎮之一,擁有本區常見的狹長造型。這里的Schlossberg酒園是阿爾薩斯特等葡萄園中最著名的一個。 鶴鳥是阿爾薩斯酒最珍貴的象征,它們在煙囪上筑巢,或在人們特意為它們掛在柱子上的車輪上做窩。但它們的數且已經越來越少。漢拿威(Hunawihr)建有鶴鳥中心,當地建在山巔上的設防教堂亦十分出名。阿爾薩斯的城堡總是帶有軍事的意味。
阿爾薩斯所生產的酒都是法定產區(AOC)酒,寒冷的氣候適合白葡萄的生長,94%的葡萄酒均為白酒,多以單一的品種釀造,并且在標簽上會注明所采用的葡萄品種。盛產的酒以薏斯琳(Rlesing)、白比諾(Pinot Blanc)、灰比諾(Pinot Gris)、特濃查曼拿(Gewurztraminer)、密斯嘉(Muscat d’Alsace)、史云拿(Sylvaner)及比諾羅瓦(Pinot Noir)葡萄釀造,均香味濃郁,且帶著水果和鮮花的清新香味。這區的酒多不帶甜味,而酸味較重,極爽口。薏斯琳以優雅細致的均衡感見長,雍容大度,除了花香和水果香味,產自頁巖土質的薏斯琳常會有礦石的味道,是阿爾薩斯名萊,如酸萊配煙熏豬肉或薏斯琳公雞的傳統佐餐酒,搭配奶油醬烹飪的魚,清淡方法烹飪的藍鱒也相當不錯。
灰比諾口感豐盈,可配合較濃重的食物。特濃查曼拿顏色金黃,常帶有芒果、荔枝、玫瑰、肉桂、柳橙等一連串濃郁豐富的醉人濃香,口感圓潤強勁,足堪搭配阿爾薩斯味道刺激的Munster乳酪,也可以當開胃酒,配合鵝肝醬,各種肉醬,熏鮭魚,據說配合中國菜也不錯。阿爾薩斯種植的葡萄與對岸的德國相同,頸部細長的酒瓶也與德國的近似,但口味卻不大相同,有人說阿爾薩斯葡萄酒是用德國葡萄法國方法釀造的葡萄酒。
科爾瑪(Colmar)是阿爾薩斯的葡萄酒中心,矗立在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像的作者就誕生在這里,他的作品在這里的公園中隨處可見。 酒鄉之旅 主要酒村均集中在上萊茵縣即南部產區,以科爾馬市為中心的南北向條狀地帶。建議參觀15-16 世紀美麗的酒村索克維爾(Riruewihr)。
凱塞斯堡(kayserberg)酒村的Schlossberg酒園是阿爾薩斯特等葡萄園中最著名的一個。 St-Hipolyte村的中世紀城堡高國王堡(Haute Koenigsbourg),可眺望阿爾薩斯秀麗的葡萄園景觀。 阿爾薩斯最南邊的一片特等葡萄園Rangen,12世紀由教會創建,出產的白酒以受到前來朝圣的修士以及蒙田等文人的贊頌而走紅。